“自从小区安装了智能充电桩,真是太好了,再也不为电动车充电发愁了。”9月6日上午,家住在秦都区古渡街道新泉社区古渡家园小区的高女士说,“小区现在安装了这么多充电桩,既方便了小区居民充电,又消除了安全隐患,真是为大家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古渡家园小区是秦都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小区。一期共12栋楼,2592户,小区住户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拆迁暂时过度人员,住户出行大多以电动车为主,小区现存各类电动车辆1600余辆。电动自行车怎样充电更方便、安全,一度成为困扰居民的一大难题。电动车“飞线”充电、入户充电是过去长期存在的问题,既影响居民公共生活空间,又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为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杜绝电动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楼道充电、入户充电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古渡街道新泉社区就安装电动自行车室外智能充电桩事宜多次和秦都区保障中心以及小区物业沟通协商,最终采取引进合作的模式,邀请专业人员,通过以下方式满足小区住户电动车充电难题:一是利用小区各楼宇前合理空间建设电动车便民充电车棚(共11个),设置充电桩38台,可满足380台电动车同时充电;二是对小区自行车棚进行改造,建充电桩11台,可满足110台电动车同时充电;三是在电梯内安装电梯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会自动识别进入电梯的各类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电摩等,并进行语音提示车辆退出,否则电梯门不能关闭,只有退出后电梯才能关门并运行。目前小区12栋楼36部电梯均安装智能系统,运转正常。
智能充电桩的安装,不仅解决小区居民电动车上楼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真正的为辖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践成效,真正做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